每日成语丨不辨菽麦(第25期)
发布日期:2025-03-07 15:04    点击次数:148
每天学习不迷路

图片

一、含义

不辨菽麦:分不清豆子和麦子,形容愚昧无知,缺乏常识。

注:菽:豆类。

二、用法

这个成语可以形容那些愚昧无知或缺乏实际生产知识的人。例如,在描述一个人对基本常识一无所知时,可以说他“不辨菽麦”。这个成语强调了对基本事物认知的重要性,以及对那些缺乏这种认知的人的批评,含贬义。

例句:

他从小生活在城市,对农村的农作物一无所知,真是不辨菽麦。

他对烹饪知识不辨菽麦,连基本的食材都分不清。

由于长期脱离实践,他对这些技术细节不辨菽麦,需要重新学习。

她对电脑操作不辨菽麦,连最简单的文档编辑都不会。

他对音乐理论不辨菽麦,却想成为一名音乐家,这需要他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学习。

这位新员工对财务报表不辨菽麦,需要尽快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。

三、典故

成语“不辨菽麦”出自《左传・成公十八年》:“周子有兄而无慧,不能辨菽麦,故不可立。”故事来源于春秋时期晋国的历史事件:

春秋时代,晋国上层贵族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十分激烈。栾书、中行偃等人对晋厉公偏信胥童,大为不满。为了夺权,他们首先杀了胥童,随即又把晋厉公杀了,另立晋襄公的曾孙周子为国君。周子时年仅十四岁,朝廷大权实际上落在栾书和中行偃的手里。他们为了遮人耳目,就大肆宣扬周子特别聪明能干,并且说:“周子虽有哥哥,但是十分愚笨,连豆子和麦子也分不清,所以不能当国君。”以此来证明他们立周子为国君是无可非议的。

这个成语后来被用来形容人愚昧无知,缺乏常识,或者指脱离生产实践、缺乏实际知识的人。

四、温习

点击图片查看答案

        以上就是今天的成语分享,喜欢就点赞加关注吧,每天进步一点点,让我们一起“积跬步,至千里”!!!

图片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